平面设计师的工作绝对不是单纯技术型的,许多人对平面设计师有误解,觉得只要掌握几款设计软件,就可以做一个设计师。设计工作的时间表必须根据目前项目的情况而定,比如需要做一个LOGO,那么你的时间计划应该如此安排:用20%时间了解该品牌的属性和特征以及竞手的相关情况;用30时间进入到一个此行业LOGO集合中去掌握大量的视觉信息;用20%时间分析所掌握的资料,提取有助于该品牌LOGO设计的营养,并在头脑中构画相对具象的图形;用20%时间落实设计;用10%时间请同事观看,吸取有建设性的意见,修改完善。
就好像一本小说,情节的设定,人物性格的表现,语言的风情格调,都要前后一致,不能忽左忽右,拧巴别扭。如果同一产品的宣传品设计风格不统一,其感觉就想读一本粗糙不连贯的拙劣故事,不同的面孔,无法形成重复性记忆,让人觉得混乱无理性,从而对这一产品和厂商的信誉产生怀疑。这是大忌。设计软件只是将想法实现出来的工具而已。有人会补充说,平面设计的关键是要把东西做得有美感,有味道。这也只能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。真正的平面设计师要时刻有一根敏感的天线,它带领设计师寻找对客户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。如果与策略脱离,那平面设计也是无根之草,行尸走肉。客户往往是先认可了策略,才有信心进行平面设计的工作,好的设计师会时刻注意自己是否走板儿,因为他知道,这不但会引起客户的怀疑,还可能会让客户的投入打了水漂儿。
管理好时间,让它产生它应有的势能,帮助你在设计这条挑战不断的道路上顺利前进,无比接近那个你心目中的明天。从接到任务到提案,这个过程中,设计师经历了兴奋、寻觅、惆怅、焦虑、抓狂、灵感突显、制作、完善、提案几个不可言喻的环节,如果任务周期比较短,煎熬的时间也会缩短,如果不紧迫,这种煎熬就会一直持续到提案的前一天。许多设计师因为备受这种煎熬,因此,往往客户否定提案或提出比较棘手的异议时,设计师的神经就会濒临崩溃,因而对修改或重新提案心存抱怨,从而降低对这项工作的兴奋度。现在看看,我们如何迎来灵感,在灵感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合理安排时间,做好充分准备。
这是极其不明智的,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一下,疙瘩就会自然被解开。与客户沟通要掌握技巧,情绪化的宣泄是最要不得的,要懂得聆听不同意见,没有如此心胸,无法成为优秀的设计师。良好的沟通关系,会减少摩擦,增加信赖,更会产生对市场有利的设计作品。一个有服务精神的平面设计师应该善于处理这种关系,它考验人的耐性和理性,在倾听中理清思路,在谈判中增长心智,利于设计师的职业成长。如果认为时间表制定合理,就要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工作。有很多设计师犯这样的毛病,接到工作后,不急于投入工作,而是觉得时间还算充裕,打打游戏啊,随意上网浏览啊,去淘宝上逛逛,去测测下周运势等等。时间是一种流动性资源,具有相当强的耗散性,当你发现你只有不多时间,再投入工作状态,尽管依然能做出一些东西,但绝不会是优秀的设计作品,因为你压缩了甚至砍掉了用来了解相关信息的时间,导致你的设计师无根之草,生命力可想而知。
设计师一般都比较有个性,要么固执己见,无法与客户沟通,要么任由客户想怎么改就怎么改,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。早晨设计的老总魏来曾经说过,任何一个设计作品,都是由两个设计师共同完成的——客户和设计公司。既然,设计是一种甲乙双方合作的成果,那么就不可能听任一方决定,广告方面我们内行,市场方面客户内行,两个内行相加,应该创作出最好的作品,而放弃沟通,采取强制姿态,是做不出对销售有用的设计来。敞开心胸,端正心态,吸收客户有益的信息,当然,客户明显的错误指令,要懂得有策略地排除,这也是对客户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