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广告设计师,没有创意是硬伤啊!第一个创意方法,就是联想思维。这是每个人在思考时都会潜移默化使用到的一个方法。只是让人时刻保持创意迸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思维联想听起来是个很简单的方法,但是大多数时候,思维在大脑中流窜,是杂乱无序、没有逻辑的,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系统化的方法将思维沉淀下来,为思路找一个清晰的方向。如果不知道从哪里入手,我们可以从三方向进行思考:横向联想、纵向联想和关联联想。有点像头脑风暴,以一个核心事物为起点,将与之有关的元素进行联想,以一种放射性的方式向外延展。
从核心事物开始,联想的后一样事物要与前一样事物有关联,深挖下去,找到与核心事物有二度、三度、甚至五度、六度关联的事物。如果说横向联想是在一个点周围画了一个圈,那么我们还可以使它的半径变大,进行纵向联想。
大家也许可以想到“寒冷、冬天、沙漠、海边、树叶、风筝、长发、尘土、丝巾、空气”等等。这些都是与“风”直接相关的事物。比如我们做个练习,说出与“风”相关的10件事物。
我们可以想到风与火都是“无形、有破坏力、可以产生能量、摸不到、可以感受到、自然、 可以人为产生、空气、可大可小、难以控制的”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可以从关联性这个角度进行联想,联想两两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。比如,还是以“风”为主题进行纵向联想,我们可以想到“风——风筝——春天——柳树——枝芽——飞絮——种子——生命”等等。这对于主题不仅一个的设计是很有用的。比如说出“风”与“火”的10个共通之处。
我们可以尽情的发散创意,通过这三个方向的联想。
发散聚敛法,比如在设计中,我们可以先列举所有可能的创意点,然后分析筛选出可行的创意,然后再发散,提出这个创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,再聚敛,聚焦到那个最好的解决办法,如此反复交替进行,最终达到目标。通过“发散——提出创造性设想”和“聚敛——对创造性设想进行分析筛选”的反复交叉进行,逐步达到预期目标。其实这是一种可以应用在任何地方的思维方式,先自我发散,再筛选可能,最后聚合成一个靠谱的方向。
这种漏斗型的思维方式,最后沉淀下来的想法,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。
现在看来,视觉风格有那么一点点过时。第二张图是iOS 7的天气预报,去掉了强烈的质感,没有了视觉负担,我们会觉得它的信息展现更加清楚,更加强调内容,是个不错的设计,可是你会觉得它很特别、打动人心吗?好像都没有。再来看第三个天气app Haze的界面。Haze以颜色的变化反映出温度给人的感觉,从34°到37°,颜色是逐渐加深,变艳丽的,你会感觉越来越热。以背景波纹的浮动方向,反应出温度的变化趋势,以波纹变化幅度表明温度差是大还是小,温差大就浮动的很快,温差小就浮动得很小,无论是颜色还是变化趋势,其实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的特点。
真实的还原出温度给人的那种感觉,这样的设计更会让人觉得饱含情感,打动人心。这些都是现实给我们的灵感。如下图这个例子,iOS 6的天气预报界面,质感比较强烈,玻璃板的效果和天气图标的细节,完全模拟现实事物。
看似扁平的设计,实际也是对“真实世界”的一种映射和抽象。再来看Paper的界面,卡片式的设计看起来是扁平的,其实也带有一种隐喻,有一种来自现实逻辑的操作暗示:我们可以去摸、去翻动、去旋转这些“卡片”,这些卡片不会凭空消失,而是随着用户的移动而移动。
元素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叠加,可以看做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创造。将不同的旧元素进行新的叠加组合,也可以产生新的创意。在自然界,元素可以通过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新物质,比如氢气和氧气可以变成水。
随身听被评为过去50年来伟大的音乐发明,其实它也是耳机+录音机的叠加。比如带着橡皮的铅笔,现在看起来是在普通不过的一种东西,但是当一个美国画家发明这种铅笔的时候,这项专利就卖了55万美元,被看做是一个伟大的创造,其实这就是元素叠加的结果。